4月1日,隨著樂西高速S1標段大風頂隧道左洞最后一道“屏障”被打開,由四川路橋集團機化分公司、公路隧道分公司承建的樂西高速大風頂特長隧道雙幅順利貫通,標志著樂西高速馬邊至昭覺段建設取得重大進展。
大風頂隧道位于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境內(nèi),隧道左洞全長5680米,右洞全長5699米,處于橫斷山脈中樂西高速64KM長大縱坡的上半部,最大埋深1006米,為微瓦斯特長隧道,地層巖性以炭質(zhì)頁巖為主,穿越斷層,地質(zhì)破碎。同時隧道橫穿馬邊大渡河林場及麻咪澤大熊貓保護區(qū),珙桐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密布,年均降雨達270天,冬季冰雪期長達3個月,疊加富水區(qū)復雜地質(zhì),施工難度空前。
施工建設前期,各參建單位面臨 “無進場道路、無通信信號、無電力保障” 的“三無”難題,歷時兩年建成22KM進場施工便道,同時建設2處臨時通信基站,架設30KM臨時用電線路,打好了前期建設基礎。
為減少棄渣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破壞,項目于2018年啟動保護區(qū)范圍優(yōu)化程序,2020年8月經(jīng)省政府批復調(diào)整功能區(qū),同時積極推進3橋變1路的變更申請,節(jié)約造價1.06億元,減少棄渣85萬方、臨時用地80畝。項目各參建單位巧妙采用頂水作業(yè)施工方案,通過提升超前鉆孔探水距離和預報頻率,實施“防、堵、截、排、引”的綜合技術措施,通過對反坡排水系統(tǒng)進行迭代升級,形成了“雙洞合一、一站到底、清污分流”的施工工法,有效控制了隧道突水突泥風險,實現(xiàn)能耗與治污成本雙降。
施工過程中,項目積極推行隧道施工大機械配套技術,應用超前探孔加密預報,推廣聚能光面爆破、濕噴工藝及鑿巖臺車等機械化設備,實現(xiàn)安全效率雙提升。同時,圍繞反坡抽水等難題開展科研攻關,形成課題4項、發(fā)明專利1項、軟件著作3項、論文5篇及實用新型專利2項,填補了山嶺隧道抽排水技術空白。
此次大風頂隧道雙洞順利貫通,為樂西高速通車按下了加速鍵。作為四川首條深入大小涼山腹地的高速公路,樂西高速通車后,將結(jié)束涼山昭覺、美姑、雷波三縣不通高速的歷史,馬邊至昭覺車程將從5小時縮至1.5小時,昭覺至成都僅需3.5小時。同時,樂西高速還將串聯(lián)起成渝地區(qū)雙城經(jīng)濟圈與攀西地區(qū),有效緩解雅西高速擁堵、激活沿線鄉(xiāng)村振興與生態(tài)旅游、助推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。